抗战时期

抗战时期西南联大与华西坝五大学联合办学比较研究(赵飞飞)

西南联合大学是全面抗战初期由国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等院校在云南昆明组建而成。华西坝教会五大学是指抗战时期依托华西协合大学所在地华西坝共谋联合办学的五所教会大学,它们是华西协合大学、齐鲁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金陵大学和燕京大学。在整个全面抗战时期

大学 西南联大 抗战时期 金陵大学 华西坝 2025-09-20 16:17  2

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的携行干粮生产——以粮秣实验场为中心(李宁

携行干粮概指经过压缩、脱水制成的各种食物成品或半成品,具有单位重量或容积中卡价最大限度,蛋白质、脂肪、糖等含量符合规定给养标准,每餐分量包装,野战条件下可长期保存与运输,可迅速烹调等特点,是战时军队食品保障的一种特殊形式,对保证战斗力有重要作用。

李宁 国民党 干粮 抗战时期 粮秣实验场 2025-09-20 13:55  2

于洋丨国难情境下家国意象的视觉形塑——抗战时期美术的国家叙事与民族形式的延展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80周年的历史节点,回首这场民族劫难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争取民族独立、追寻自由和平的重要时代篇章,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不仅直接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更塑造了中国文艺发展的整体方位与

美术 抗战时期 于洋 家国意象 国难情境 2025-09-17 23:35  2

西行天竺与再造东方——抗战时期中国艺术家的印度写生

20世纪上半叶,在反抗殖民侵略的国际语境和中印文人志士的多方努力之下,中国与印度两大文明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日渐频繁。抗战时期前往印度写生的中国艺术家在此间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反殖民的共同语境下,高剑父、徐悲鸿与叶浅予等艺术家通过印度之行,在写生交流与互通观念的过

印度 艺术家 抗战时期 天竺 西行天竺 2025-09-17 09:22  2

穿透硝烟的精神火炬——《拂晓报》在抗战时期的使命与作用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拂晓报》也迎来了它创刊87周年生日。今天,当我们站在抗战胜利80周年的历史坐标上回眸,那些在烽火中坚守信念、以笔为枪的身影依然清晰。在豫皖苏边区,这一份油印小报曾以微光刺破长夜, 用文字凝聚人心——它就是新四军第四师创

火炬 新四军 抗战时期 彭雪枫 拂晓报 2025-09-14 22:56  3

抗战时期,哪些知识分子得到国府特别救助?|循迹晓讲

日军侵华战争期间,平津沪杭宁汉等地大批高校、研究机构西迁或入东南腹地,在艰难行进中,得以保存读书的种子与学术研究的师长,使文化教育的命脉不绝。先后两轮大学迁徙(1937年“七七”抗战后、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筹建及实施成立了西南联合大学、西北联合大学

陈立夫 抗战时期 王伯沆 张道藩 梅光迪 2025-09-14 19:06  2

抗战时期的永胜县文化战线

20世纪30年代后期,不断有中共地下党员和进步青年教师受党组织派遣,秘密来到永胜县立中学任教。他们通过宣传党的政策、组织师生阅读进步书刊、举办专题讲座、出墙报、演话剧、发行刊物等方式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以合法身份与国民党当局开展各种有理、有利、有节的革命斗争,逐

抗战时期 永胜 高玉柱 永胜县 刘云中 2025-09-14 10:17  3

以图证史 以史释图——走近抗战时期的那些漫画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重大历史节点,回顾那段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我们不仅可以依靠文字,也应重视图像的力量。《漫画里的抗战》一书,正是孔祥宇教授和我以漫画史料为窗,向读者生动讲述抗战历史的一次尝试。该书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从策

漫画 抗战 抗战时期 湖南人民出版社 孔祥宇 2025-09-12 21:20  3

抗战时期党对根据地军工人才的发掘与培养

在百余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独立自主发展军事工业的极端重要性。毛泽东同志指出:“有了枪确实又可以造党,八路军在华北就造了一个大党。还可以

人才 军工 兵工厂 抗战时期 黄崖洞 2025-09-10 04:05  3

抗战时期日伪“谣言攻势”初探(朱英、孙永健)

所谓日伪“谣言攻势”,是全面抗战时期中方针对日本(包括伪政府)对华之造谣、虚假宣传伎俩的称呼,可谓历史名词。“谣言攻势”之语意,在抗战时期蒋介石、毛泽东等中国政要曾有解析,另有国人发表专文论及谣言攻势,但囿于战时政治表达及致用经略,其所论较为浅显且未成体系。迨

抗战时期 日伪 朱英 永健 抗战时期日伪 2025-09-09 06:19  3

抗战印记|⑬ 江南水泥厂,抗战时期藏着中国人的生死劫与家国泪

抗战时期,江苏作为重要战场,有很多地方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江南水泥厂,便是这样的所在。始建于民国24年(1935)7月,现屹立于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山东麓的它,历经战火纷扰与时代变迁,尤其在抗战时期作为难民营,历经劫难,藏着3万多(一说4、5万)中国人的生

生死劫 江南 抗战时期 水泥厂 江南水泥厂 2025-09-08 14:38  3